简体中文
关闭
新闻中心

2500亿,深圳立下三年后的半导体产值Flag

#行业资讯 ·2025-08-12 17:56:12

1980年3月28日,惠普的半导体专家安德森(Richard W. Anderson)公布了30万块内存芯片的性能测试结果,这些芯片一半来自日本,另一半来自美国。结果显示:所有日本芯片的质量都优于美国。

安德森的测试报告被称为“安德森重磅炸弹”,这一天也被称为美国半导体产业的“灰暗一天”。犹如苏联首颗卫星“Sputnik”上天之日意味着美国因技术落后而面临威胁,被美国称为“Sputnik时刻”。

一旦在重要领域面临可能的威胁,美国就会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。

美国先是在1985年通过“广场协议”迫使日元升值,又于1986年签订《日美半导体协定》、1989年签订《日美半导体保障协定》、1991年签订《日美第二次半导体协议》,彻底打垮了日本半导体相对美国的领先优势。据IC Insights数据,1990年,遭受打击的日本半导体供应商还占领全球49%市场,但到2020年已经下降到6%。

当然,日本半导体在图像传感器、存储芯片、微处理器等领域还保留相对优势,日经中文网数据显示上述三个领域2020年日本分别占全球49%、19%、17%市场份额。

对于中国的半导体产业,美国也想复制30多年前的“成功经验”。但不同于日本,越打压,中国半导体产业及市场占全球份额比例却越高。

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(SIA)数据, 2021年全球芯片销售额达到创纪录的5559亿美元,同比增长26.2%;2021年中国半导体市场销售额为1925亿美元,同比增长27.1%,占全球半导体市场的34.63%。

同时,随着半导体产业重要性前所未有地受到重视,中国各大城市也开始了一场“半导体产业晋升锦标赛”。

作为一线城市中一向以高科技亮眼的深圳,想在半导体产业上成为“头号玩家”。 

相关标签:

下一篇:没有了

Copyright © 2019-2025 安徽雷博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  Sitemap 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7603号-1

+86 13866788906